第四十六集 群雄倒莽-《华夏真相集》
第(2/3)页
邓晨:实不相瞒,我家舅爷今年二十九岁,也是正当少年。
阴陆:休要顽笑。世间焉有二十九岁少年!
邓晨:我家舅爷与你家令媛虽然相差十岁,但乃汉景帝后裔,且被更始帝封侯,门第之高,贵不可攀。尊翁休要托故拿班,有道是过了此村,再无此店也。
阴陆大笑:却也难为你这个冰人,生就一张好口,伶牙俐齿。既如此说,老汉再无推托之辞,宁愿倒赔妆奁,作合其二人,成就夫妇之美。
邓晨:如此深谢贤翁厚谊。英雄佳人,真天作之合,人间绝配也。
既定良缘,便以婚期寄报刘秀,刘秀复上奏刘玄,请求到新野就婚。
更始帝见刘秀自解兵权,又落于温柔乡内,显无大志,由是释其疑忌,立即允准。并厚赠礼金绢帛,贺其大婚,此后不再复以其为意。
刘秀离开宛城之后,更始帝下诏,复以光禄勋刘赐为大司徒,接替刘縯职位。
刘赐亦是汉景帝之后,因不忿刘縯冤死,因而时时心向同宗刘秀。
某年月日,刘赐上奏:臣启陛下,昆阳之战,我虽获空前大捷,击溃敌百万之众,且毙巨毋霸等将,但酋首严尤、陈茂脱逃。为防其招集离散,卷土重来,当往征之。
镜头转换,湖湘大道之上。
昆阳大战,王莽大将严尤、陈茂战败,率残部一路南逃,慌慌如破笼之鸟,忙忙似漏网之鱼。狂奔终日,缺粮少食,走投无路。
陈茂:严公,我等遭此大败,长安归不得矣,如其奈何?
严尤:公言甚是。丧师百万,王莽岂肯相饶?莫若前往荆南,投奔刘圣。
陈茂:刘圣何人?
严尤:刘圣又名刘望,汉景帝后裔,钟武侯刘度之孙,父名刘则。王莽篡汉称帝后,因废除刘圣侯爵,其便在湘南各地联络汉室子弟,待机复仇。因闻刘縯舂陵起事,刘圣亦在承阳一带起兵。湘南各地闻风归附,因距中原遥远,不为王莽所重。
陈茂:既是如此,就依明公。
计议已定,便率数万残军,前往荆南。不则一日,承阳城头在望,遂遣使前往叫城。刘圣正在衙中闲坐,闻说严尤、陈茂来投,不由大喜,亲迎出城,厚礼以待。
严尤、陈茂心中感激,施以大礼:落败之将,不值贤侯如此厚待。
刘圣:二公乃莽新柱石,天下谁不知闻?可惜王莽不听公言,故有昆阳之败,并非贤公无能也。承蒙二公不弃,前来相投,孤愿以军政大权委之,决不相负。
严尤、陈茂闻此,更是感激涕零,立命排摆酒宴,大犒来投官军。
酒过三巡,严尤举酒称寿,乘机问道:为臣不才,敢问主公,可有远图之意?
刘圣:孤缺兵少将,岂敢与群雄逐鹿?只偏安一隅足矣。
严尤:主公过谦,臣谓不然。明公身为汉景帝阁下玄孙,名望播于天下,登高一呼,何人不从?况莽失其鹿,天下共逐,有德者获之,无道者失之,届时岂容殿下偏安?
刘圣:善哉斯论!则卿有何良策教我?
严尤:臣愿率本部军马,替主公攻略衡阳,称帝于此,再图谋天下,有何不可?
刘圣闻言大喜:若果如此,孤则必以大司马付卿,绝不相负。
计议已定,歇兵三日,便即起兵,抵达衡阳。
严尤本为朝廷重臣,手握兵符,且部下兵马皆是现成莽新旗号,衡阳守将岂敢据城不纳?眼见是朝廷军马来到,自是下令大开城门,亲出迎接。
于是兵不血刃,即得衡阳,鹊巢鸠占。
刘圣于是洋洋入城,在众臣簇拥下登基坐殿,龙袍加身,自称大汉嗣元皇帝。
乃分封功臣,话符前言,以严尤为大司马,陈茂为丞相,手下诸将,封赏有差。
严尤既有衡阳为基,雄心复起,于是上疏请奏嗣元皇帝,请丞相陈茂留守首都衡阳,亲自挂帅,率领三万精兵北上,一举占领汝南。
镜头转换,哨马奔驰,将汝南失守信息报至宛城。
更始帝刘玄闻报大怒:叵耐败军之将,到处拿你不到,反倒来伐我!
王凤:此疥癣之疾,陛下何需焦躁?可派大将刘信,亦率三万军抵御,必复汝南。
刘玄:就依卿所奏,命刘信挂帅,点兵南征。
刘信:诺!为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刘玄:若能擒杀严尤,朕必封卿侯爵;部下将领,官升三级。若是不胜,卿即自裁。
刘信:严尤屡败之将,何足为忧。臣此去必奏凯旋,请陛下静候佳音!
于是择日祭旗誓师,率三万大军南下,迅如狂风。
果然兵贵神速,且刘信又报必死之心,于是一战获胜,复夺汝南。
严尤心比天高,只恨命比纸薄,仓促出城应战,被刘信一刀劈于马下,就此黄粱一梦,化为尘烟。
嗣元皇帝刘圣闻说汝南得而复失,大惊失色,急遣丞相陈茂领兵去救。未料刘信早有防备,伏兵城外,趁敌军立足未稳,便即发动攻击。
陈茂也是时乖运蹇,陷入重围,左右冲突不出,死于乱箭之下。
刘信下令人不卸甲,马不去鞍,乘胜追击,一举攻破衡阳城,擒杀刘圣。
画外音:可叹刘圣,称帝不足两月,便即身死;数代王候之家,化作南柯一梦。当地百姓哀其不幸,将其葬于酃湖旁蒋家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市境内。
镜头转换,宛城宫阙。
更始帝刘玄闻说刘信一战复夺汝南,阵斩严尤、陈茂;再战攻克衡阳,平灭刘圣,不由欣喜若狂,果然话符前言,当即封赐刘信为衡阳侯,从征众将皆升三级。
刘信谢恩已毕,复又上奏:臣启陛下,奏请乘胜进击关中,攻取长安。
刘玄此时亦是信心满满,含笑说道:准卿所奏。定国上卿,可议如何派将。
王匡:若依臣计,可兵分两路,一攻洛阳,一击武关,使彼首尾不能兼顾。
刘玄:就依卿奏。衡阳侯已建大功,可留守宛城保驾。遣定国上公王匡为左路主帅,率军五万,攻打洛阳;命西屏大将军申屠建、丞相司直李松为右路正副帅,亦率军五万,攻打武关。两城既克,合兵以向关中,合击长安!
王匡、申屠建、李松:臣等领旨,谢恩!
于是祭旗誓师,六军齐发。战报雪片般飞向长安,新莽满朝文武皆惧,三辅震动。
海内豪杰纷纷响应,杀死牧守,自称将军,并用更始年号,以待更始帝诏令。旬月之间,起义部队遍布全国。
王匡一路西进,沿途发布檄文,以王莽鸩杀汉平帝为由,号令天下,为平帝复仇。
檄文传至长安,王莽感觉大冤,集合公卿到王路堂,打开金柜,拿出收藏策书,命群臣观看。众臣观之,乃是王莽当年替平帝请求解除疾病、愿以身代死之策书也。
王莽临策号哭道:平帝三岁即位,我辅政十一年,不敢稍怠。帝患病时愿以身代,有此策文为证。逆贼诬我弑君,岂不冤哉!
群臣见此,皆知建兴帝实在恐惧至甚,于是齐奏:逆贼诬诟檄文,陛下不必当真。
王莽闻奏收泪,遂封第六子王匡为太师,国将哀章为将,引兵前往守卫洛阳。
当日朝散,有道士西门君惠忽入卫将军府,对王涉说道:贫道手中有符命谶文,上说刘姓应当复兴,刘秀起兵以伐无道。国师公刘秀姓名在上,岂非天命耶?
王涉信以为实,遂与国师公刘秀(即刘歆)、大司马董忠、司中大赘孙暗中商量,欲率本部卫队劫持王莽,投降更始政权,以保全自己家族。
众人同心,计议已定。未料司中大赘孙口中应诺,转身便向朝廷出首告密。
王莽闻报,心中怒极,便以问政为名,召见董忠入宫。
董忠不知已被大赘孙出卖,入宫参见,行礼已毕:未知陛下夤夜召见,有何差遣?
王莽:朕今日若不召卿,则恐待至明日,我头已不在颈项上矣。
董忠:陛下何出此不吉之言?
王莽:尔等在卫将军王涉家所议之事,可谓吉利乎!
董忠大惊,知道所谋已泄,再无一言答对。
王莽见状,便知大赘孙所报是实,拍案叫道:虎贲武士何在?将董忠拖出门外,当场格杀。逮捕其家男女长幼,一个不留,全部诛戮!
一时之间,长安城内血雨腥风。国师刘秀及卫将军王涉闻变,皆都自杀。
因大臣内叛,王莽以为身边再无可信任之人,于是召唤王邑回朝,复命为大司马,以保京师皇城。又命大长秋张邯担任大司徒,崔发任大司空,司中寿容苗任国师。
王莽忧闷,每阅读文书通宵达旦。疲倦至极,便靠几案打盹,不敢再上床睡觉。
镜头转换。更始汉军两路进兵关中,风声鹤唳,三辅震动。
消息传到陇西,有成纪人隗义闻说王莽连败,野心发动,就与兄弟隗崔密议道:今天下大乱,诚英雄四起,开创大业之时也。你我何不举族东进,响应汉兵,攻打长安?
隗崔:兄长之策,正合我意。但我家族兵少,尚须联络本地豪杰,共举大事。
隗义:不知何人可称豪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