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集 反复将军-《华夏真相集》
第(3/3)页
宇文泰闻报大喜,便将原欲授予侯景之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尚书令、河南大行台、都督河南诸军事等官职,一并改授王思政。
侯景欲降西魏不成,反被王思政夺去七州十二镇,所辖封地去了一半有余,不由既惧且怒,兼且肉疼。于是趁着其余诸州尚且不知自己叛反,以河南大行台令箭诱捕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广州刺史暴显,将中原各州郡刺史皆换成心腹部将担任。
又遣军士二百人,载兵仗幕,趁夜进入西兖州,欲取为己有。未料却被兖州暗哨密探提前得知,急报刺史邢子才。
邢子才出兵围捕,将其二百名将士尽皆捕获,因而传檄东方各州,请各郡守好为之备,不许侯景之兵入城。由是侯景叛迹益彰,天下皆知。
东魏诸将皆以为侯景之叛是由崔暹所逼,请杀之以息侯景之怒。高澄此时尚无剿除侯景把握,万不得已,便欲杀崔暹,以谢罪于侯景。
元老重臣陈元康急谏止道:今纲纪已定,若因数将在外,丞相为取悦其心便枉杀无辜,废弃刑典,岂不有负天神,何以安抚百姓?汉景帝时晁错前事之鉴,愿公慎重思之!
高澄乃止,遣司空韩轨总督诸军,再讨侯景。
字幕:西魏大统十三年,梁武帝太清元年。
正月十七日,梁武帝梦见中原牧守皆以其州郡来降,举朝称庆。
翌日清晨,便召中书舍人朱异,告之梦境,并问:孤为人少梦,若有梦,必实现乎?
朱异答道:然也,此乃宇宙统一之兆。
武帝闻奏大喜,然而意犹未决,自语云:我国有如金瓯,无一伤缺,今若忽受侯景之地,难道是良策?倘招致纷坛,后悔何及!
朱异揣摸帝意答道:今侯景分魏土之半归附,如非天启其心,人赞其谋,何以至此?若拒之不纳,恐绝后来之望,愿陛下勿疑。
二月,魏文帝以侯景为太傅、河南道行台,上谷公,再下诏旨,令其西入长安。
侯景本靠军队起家,岂肯自动解除兵柄?实不得已,便决定率部投降南梁。乃遣行台郎中丁和出使建康,上表于梁武帝。其表略云:
臣得魏高丞相恩遇,本应以死报之,奈与其子高澄有隙,天下所共知也。今高欢已逝,臣恐见害于其子,故请举函谷以东,瑕丘以西,豫、广、颍、荆、襄、兖、南兖、济、东豫、洛、阳、北荆、北扬等十三州归附陛下。青、徐数州,仅须短书半简,即可致之。况黄河以南皆在臣职权之内,取之易同反掌。若齐、宋平定,再徐图燕、赵可也。
梁武帝览其降书,即令丁和暂退,召集群臣商议。
尚书仆射谢举言道:我国去年方与东魏通好,致边境无事,和平共处。今若纳其叛臣,未见失地还归,先引战火烧身,臣等以为不宜也。
梁武帝道:虽然如此,朕但得侯景,则塞北可清。机会难得,卿等不可固执。
于是再宣丁和上殿,问道:侯公决定至朝来降,始于何日?
丁和答道:我家主公定计之时,是为正月十七日。
梁武帝回思,自己得梦之时,正是正月十七日夜,今闻丁和回答,就便以为神助,必得中原。于是更信朱异之言,当即下诏,拜封侯景为河南王、大将军、持节,位极人臣。然后付予丁和玺印令符,厚遣使还,归报侯景。
高澄闻报侯景投梁,即依父亲遗言,启用慕容绍宗为将,命引十万大军南下。
侯景闻说魏军大至,仍派丁和为使,到建康向南梁求救。梁武帝想也不想,即派贞阳侯萧渊明挂帅,亦发十万大军,前去支援;复遣司州刺史羊鸦仁运粮,率军接应侯景。
五月,高澄遣武卫将军元柱引众数万,昼夜兼程追袭侯景,兵败于颖川之北。
侯景虽胜一阵,但因南梁援军未至,乃退保颍川。次日东魏司空韩轨已至,兵围颍川数重。侯景大惧,复愿割东荆州、北兖州、鲁阳、长社四城,遣使向西魏求救。
丞相宇文泰闻之,遣太尉李弼、开府仪同三司赵贵,率兵一万,赴颍川相助。
侯景却恐梁武帝责问,乃遣中兵参军柳昕上奏萧衍:王旅接应未至,死亡交急,臣遂求援于关中,以救目前之危。事不得已,本图为国,望不加罪!
梁武帝倒是通情达理,回书侯景:大夫出境,尚有所专;况始创奇谋,将建大业者?理应适事而行,随机应变。卿诚心归本,何假言辞!
一边下诏,催促羊鸦仕进兵。
六月四日,东魏韩轨闻西魏李弼、赵贵将至,引军还归邺都。梁将羊鸦仁遣长史邓鸣率兵至汝水,李弼、赵贵亦引兵还长安,惟余王思政入据颍川。
侯景佯称拓地,引兵出屯悬瓠,复乞救西魏,宇文泰使韦法保及贺兰愿德领兵助之。
大行台左丞王悦谏道:侯景之于高欢,始厚乡党之情,终定君臣之约,任居上将,位重台司。今高欢刚死,侯景即叛,乃知其所图甚远,终不为人下者。况彼能背高氏,岂肯尽节于明公哉!丞相今增其实力以兵援之,某恐贻祸于将来也。
宇文泰然之,乃以帝命遣使,复召侯景入朝长安。
此时西魏大军已入豫州,长史裴宽明向主将韦法保进言:我闻丞相复召侯景入朝,但侯景生性狡诈,必不肯奉命入关,将军不若伏兵斩之。
韦法保虽然深信其言,然而毕竟不敢图谋侯景,便借口帝诏已出,回师同轨。
王思政亦觉侯景有诈,遂密召贺兰愿德等还师,分布诸军于七州十二郡,静待时变。
侯景至此,乃知西魏已觉己诈,又知梁武帝亦不可侮,遂辞诏不入西魏,寄书与宇文泰道:某虽耻与高澄雁行,但安能比肩明公哉!
宇文泰览书,已知侯景并非真心投降,乃遣行台郎中赵士宪,全部召还前后所遣援助侯景诸军,任其自生自灭。
七月二十五日,梁将羊鸦仁引军进入悬瓠城。
梁武帝闻报,诏改悬瓠为豫州,寿春为南豫州,改合肥为合州。便令羊鸦仁为司、豫二州刺史,镇守悬瓠,西阳太守羊思达为殷州刺史,镇守项城。
八月初一日,下诏大举征伐东魏,遣南豫州刺史、贞阳侯萧渊明总督诸将。
二十四日,梁武州刺史萧弄璋攻拔东魏碛泉、吕梁。九月十九日,萧渊明屯军寒山,距彭城十八里,使侍中羊侃断流筑堰,二旬而成。
东魏徐州刺史王则拒城固守,羊侃劝萧渊明乘水势大涨以攻彭城,萧渊明不从。
诸将议论军事,萧渊明皆不能对,但云临时制宜。
东魏大将军高澄使大都督高岳救彭城,欲以金门郡公潘乐为副。
陈元康谏道:明公决计不可。潘乐不善机变,不如慕荣绍宗,且乃先王之命。明公但能以赤心相待此人,侯景必不足忧。
高澄大悟,乃以慕容绍宗为东南道行台,与高岳、潘乐同行。
早有邺城细作探知高澄部署,走马灯般前来报与侯景,足不旋踵。侯景起先不以为意,闻说高澄派韩轨来征,则对诸将说道:此乃食猪肠小儿,有何能为!
及闻高岳复来,又道:兵精将庸,亦无能为。
及闻慕容绍宗领兵前来,侯景即直惊得以鞭叩鞍,面有惧色道:是谁有此见识,叫鲜卑儿高澄遣慕容绍宗来!若果真如此,必是高王未死邪?
部下诸将听罢,无不惊骇,果真以为高欢未死。
说话之间,慕容绍宗率众十万已兼程而至,率先占据橐驼岘,以待分进合击。
南梁侍中羊侃闻魏军前锋已至,急劝萧渊明乘其远来疲惫击之,萧渊明不从;明晨又劝出战,亦不听之。羊侃由此万般无奈,乃率本部军出屯堰上,观其胜败。
大战在即,高澄使人持节至前敌,改封慕容绍宗为燕郡公,任命为东南道行台,授以开府之权,使其节度三徐、二兖等州军事。
慕容绍宗被幽禁数年,今日一旦重新启用领兵,不由感慨人生无常,复悟当年高欢抑制自己,必是留作今日,为其子高澄所重用。
于是精神百倍,意气风发,率引十万大兵,竟往彭城而来。
字幕:慕容绍宗,前燕太原王慕容恪之后,身材魁伟,沉默寡言,胆略过人。
此次出兵之前,慕容绍宗常做同一个梦,梦到自己花白头发全部掉光。其认为此乃不祥之兆,乃自谓道:我二十岁后,头上便生有蒜发。蒜者,算也。岂谓我寿算将尽乎?
慕容绍宗屡思此事,预感将有水厄。于是行军途中常跳入水,望以此法破除厄运。
参军房豹谏道:命由天定,岂是人力所能改变者。明公若果有水厄,则非禳解所能破除;若无水厄,又何需禳解?
慕容绍宗笑道:公言甚是,我亦不能免俗也。
因率东魏大军兵至彭城,引步骑万人首攻南梁潼州刺史郭凤大营,箭下如雨。郭凤遣偏将至中军大营请援,主帅萧渊明却因沉醉而不能起,命帐下诸将去救,众将皆不敢出。
北兖州刺史胡贵孙冷哼不止,乃独率麾下千人出战,冲入东魏军战阵,斩首二百级。谯州刺史赵伯超拥众数千,不敢往救,遂临阵脱逃,引军遁还。
慕容绍宗天晚收兵,召集众将道:来日决战,我引中军佯退,诱吴儿向前追我,公等击其侧背,则此战必胜。
众将听闻不用正面突阵,皆都欣然允诺,只等来日决战。(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