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七 狮王之心第一百一十一章 我会回来的-《冠军教父》


    第(2/3)页

    现场沸腾了,无数记者想要站起来提问,他们高举着手臂。希望新闻官能够点中自己。

    唐恩却摆摆手:“还没到媒体提问的时间,女士们先生们。先让我们把话说完。”

    他示意现场安静,那些平时总是不满唐恩地记者们果然听话的放下了手,闭上嘴巴,等到着唐恩发言。

    “我必须向大家先说明,乔治.伍德的伤病并没有完全恢复。”

    这话再次引来一阵哗然。没康复你还要带他打欧洲杯比赛,你脑子是怎么想的呢,托尼.唐恩先生?

    “不过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乔治应该能够在淘汰赛阶段复出。”唐恩很快公布了谜底。“他将缺席小组赛阶段的全部三场比赛。就是这样。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了?”

    马上就有记者站起来将矛头直指唐恩:“前些日子您一直在说伍德的伤赶上欧洲杯没有问题。现在他却将缺席全部小组赛,您之前是否在有意识地撒谎?”

    唐恩摊开手。一脸无辜:“撒谎?我说他能赶得上欧洲杯,事实上他确实赶上了。记者先生,你不能把淘汰赛不当欧洲杯的一部分吧?”

    这话问的那位记者脸上一阵青一阵红。显然他光急着发问,忘记了基本地逻辑。被唐恩抓住了这里面的漏洞。

    第二位起来发问的人是德国记者,他操着一口很不熟练的英语问唐恩:“请问唐恩先生,乔治.伍德缺席全部三场小组赛,您的球队还有多大的把握从本小组出线?”作为一个德国人,他是骄傲的,同时听说伍德将缺席全部三场小组赛。他也掩饰不住内心地喜悦。

    其实他那蹩脚的英语唐恩只听了一次就懂了,不过看到对方有些倨傲地神情,唐恩决定戏弄一下他,于是他把手放到耳朵旁边:“对不起,先生,请您再说一遍好吗?”

    于是那个光头德国人只好再次用他的“德式英语”结结巴巴说了一遍。

    唐恩还是没听懂。“对不起先生……”

    德国人这次用很慢很慢的语速再次重复自己的问题。

    唐恩第三次举起自己地手放在耳朵边上,那个德国人的脸马上就变了,一种行将崩溃的表情出现在他的脸庞上。

    唐恩也知道适可而止,于是他笑道:“开个玩笑,德国先生。我已经听懂了你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小组出线并不是太大地问题,当然我们会认真对付小组中地每一个对手,你们保准无机可趁。”

    他的话让英格兰记者们发出了会意地笑声。

    “英格兰并不是某一个人地球队,谁的缺席都不会影响我们的最终目地。小组出线只是第一步。就算伍德因伤缺阵,我们也有足够的能力进入淘汰赛。不过……”唐恩看着那些外国记者露出了诡异的笑容,“我欢迎大家以为英格兰队没了乔治.伍德就是二流球队。小组出线都成问题。真的,如果你们这么认为我一点都不会生气,也不会反驳你们。”

    他当然不会反驳了,因为对方轻敌是他最乐意看到的事情。

    事实上乔治.伍德的缺阵确实对英格兰实力影响很大,毕竟他是球队的核心,没听说过核心缺席了球队能没影响。不过如果唐恩极力掩饰的话,只会让他的对手们更加确定如今地英格兰实际很虚弱。

    所以唐恩在记者见面会上玩了一出“空城计”。他把四处城门洞开,然后一个人在小书童的陪伴下上城楼弹琴,潇潇洒洒的样子反而让众多存心想要打探虚实的外国记者们觉得莫名其妙。

    更何况以唐恩的形式作风。他说“一”的时候,往往他做的是“二”,他说“不”的时候,其实那意思是“是”。他于是大方承认自己的英格兰没了伍德不行,那就说明他在骗人。这一个多月以来,英格兰不是都在进行“无核战术”地训练吗?说不定英格兰早就不依赖乔治.伍德这个核心了,唐恩坚持带着他不过是障眼法而已。他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乔治.伍德这个英格兰的“前核心”上去,然后他的“无核”英格兰却大杀四方,将对手砍的七零八落。最终一路登顶……

    这个想法在记者们的脑海中盘旋着,越来越接近真相。

    唐恩看着记者们凑在一起小声讨论的样子,在心里偷笑。

    他等待了一会儿,见大家越讨论越起劲,于是咳嗽了一声:“如果没有其它问题,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他刚刚起身要走,就见记者们纷纷站起来举手发言。

    “唐恩先生!第一场和葡萄牙地比赛可以谈谈吗?”

    “唐恩先生,如果乔治.伍德无法在淘汰赛阶段复出怎么办?”

    “托尼,你打算用谁来替代乔治.伍德?”

    “乔治。对于不能参加小组赛。你有什么要说地吗?”

    唐恩摆摆手:“你们太吵了,都安静下来!”

    等场面慢慢得到控制之后。他继续说:“首先我不会回答任何有关替代乔治.伍德人选以及战术的问题。其次,和葡萄牙地比赛我们会认真对付。第三,我不希望以后再有人用乔治.伍德什么时候上场来打扰我的球队。”

    他的第一个回答让那些记者们更加确定了哪怕没有乔治.伍德,英格兰也有取胜的办法。对于德国、葡萄牙和威尔士的记者们来说,这就足够了。他们打听到了最重要的情报。
    第(2/3)页